第18章:这是要出大科学家了啊 (第2/2页)
所以都是发国内期刊,《医学学报》是1979年创刊的,是当下国内医药学最顶尖的期刊。
陈勤之能登上第三版的版面,实属不容易,也是有实力的。
后世,他是被调去教育厅,实在玩不转机关单位的那一套,就慢慢被边缘化,忽视了。
最后被调去最清闲的资料室时,他开始还觉得很清闲,很好。
上班可以看书,没有什么事在等着,更不用跟别人打交道,不用到处跑。
后来,他就被这种舒适腐蚀了。
比他后进单位,比他年龄小的都在往上升,而他一直在资料室,一直是副科,几十年都没有动过。
为了麻木自己,为了体现和别人的不同,他就一心钻进以前的业务里。
但是人在教育厅,最后他连专业论文都发表不出去了。
好在后世狠狠钻进了业务里,所以他现在脑子倒是有一堆想法和冲劲。
这到头来,还得感谢在材料室待的那几十年,让他看了不少专业资料,记下了不少东西。
《医学学报》是双月刊,陈勤之这次的论文发表是今年第4期,刚发刊的前几天,销量和往常一样,没有太大的波动。
三天后,这一期的《医学学报》销量突然大涨,甚至有国外的学者打电话过来订购。
日销五百本…
日销八百本……
日销一千……
这可不是什么中青报,也不是人民文学报,是学术报啊。
这么大的销量,还是头一次见。
“老梁,赶紧让印刷厂再把这期的期刊多印一些出来。”
“好的总编,我现在就跟印刷厂联系。”
梁有为答应着,拿起桌上的电话就给印刷厂打了过去,要加印。
“老张,加印,这期的期刊加印,你们厂再印个一万份。”
“梁编辑,这是哪篇论文的反响啊,以前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动静,这是要出大科学家了啊。”
“还在观望呢,估摸是汉城大学的陈勤之,陈老师。”
“那这可是人才啊,我搞了这么多年的印刷,就没看过哪个学术期刊销量这么大。”
刚开始的时候,医药科学院和协和医学院,还有编辑部还不知道是什么回事,不太确定是哪篇论文引起的反响,直到办公室的电话突然被打爆。
直到信件源源不断的寄过来。
“老梁,这期第三版的论文,生物制药的未来发展,还有关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那个老师,是汉城大学的吗?你把他的联系方式给我,这年轻人太有想法了。”
“老梁,你们学刊这次的论文质量很不错,把生物制药和化学制药都讲了,不仅科普了生物制药,还研究了化学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提取方法。
更是提出了生物制药今后的酶工程制药,他对两种药系都很了解,很有想法,很有创新。”
“梁老师,你能把陈老师的联系方面给我吗?我想给他打电话,想见见他,我也是学生物制药的。”
“我们这专业才起步,我有很多问题想请教陈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