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连刷纪录 再次提名 不太喜欢 (第1/2页)
或许是院线超高排片带来的助力,又或许是魏晋入行多年来立下的金字招牌,亦或是主创团队疯狂路演带来的加持。
哪怕进入工作日,《地心引力》的票房依旧表现狂暴。
上映第四天,报收8580万;
至此,《地心引力》票房直接来到4.21亿,再次刷新了《变形金刚3》4天4.2亿的纪录。
业内都有预感,这个纪录,极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被打破。
要知道,国内院线建设虽说已经扩大不少,但单日票房上限估计也就在亿元附近。
此前《地心引力》单日狂揽1.25亿的票房,几乎已经吸干了整个市场。
要想打破这个纪录,势必要在热门档期,连续四天占据9成左右的市场份额才能做到。
这实在是太难了。
这会儿,圈内圈外,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魏晋身上。
无数关于电影的讨论和评价,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各家娱乐门户网站的头条新闻,以及国内影视盘点综艺节目,提到的都是魏晋的名字。
就连老谋子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都是一脸惊叹。
“魏导这部电影,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惊喜,也给我们电影人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单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应该是本年度最优秀的电影。
平均单日票房过亿,实在太让人震撼了,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国内的电影市场环境越来越好,电影行业的春天已经来了.”
铁杆科幻脑残粉、《地心引力》执行导演郭凡,也在《时空恋旅人》的拍摄现场接受了采访。
“魏导这部电影,成片出来的时候,我就有预感会创造无与伦比的惊人成绩,现在果然成真的,电影的相关解读,网上有很多,我就不过多的赘述,唯有一点,科幻电影对于行业基础建设真的太有帮助了。
拍摄的时候,我们的技术团队还只能使用国外的一些设备和特效软件,但如今已经成长了太多,我觉得,这才是魏导坚持拍摄科幻大片的原因”
而作为掀起风暴的中心,魏晋自然也是各家媒体疯狂采访的对象。
在深镇参加《非常静距离》的时候,魏晋就被询问了关于刷新纪录的感想。
“老实说,一开始我没想到票房表现能这么好.”
魏晋看着体态丰腴,但却充满知性的主持人李静,真诚的说道。
“哦?那魏导你最早的预想是什么?”
魏晋耸耸肩,摊开双手:“事实上,我觉得能比《环太平洋》好一点,就算成功了,只能说观众太给力了,呵呵”
“那魏导,接下来还有科幻片的打算吗?”
“当然有,不过或许要多等几年了.”
结束深镇的宣传,魏晋一行人马不停蹄的继续赶往下一站。
而《地心引力》也在以鲸吞之势,席卷整个电影市场。
5天破5亿,7天破6亿。
截止目前,电影上映一个完整的票房周,内地累计票房高达6.52亿。
杀的业内同行,惊惧不已。
办公室内,羊老板面无表情,看着霍文西递过来的、院线方面反馈的数据。
“老板,《王的盛宴》在6284万停下了,单日票房已经只有几万了,我建议,直接下画吧”
霍文西心都在滴血,但作为老板的身边人,她很清楚,自家老板有多爱面子。
与其每天这样两三万的票房,被媒体主动报道,在业内丢脸,被港圈那帮智障嘲笑,还不如主动下画,维持体面。
“那就下画吧,覃红那边我会沟通的。”羊老板点点头,同意了。
他想起了当初意气风发的5亿大手笔,可惜居然一部电影都没有赚,这部《王的盛宴》更是直接亏损接近1亿,太特么难受了。
关键英黄是上市公司,《王的盛宴》占比高达7成以上,这两周的时间,股市的亏损甚至超过了电影总投资。
一念及此,羊老板抬头看向霍文西。
“mani,施南声那边,你再去沟通一下,《突袭2》和《寒战2》,哪怕溢价,份额也要多一点,另外,姜闻那边,也再沟通一下,《一步之遥》的份额太少了.”
纵观这些年的投资,只有魏晋和姜闻,让英黄赚到了钱,羊老板不得不从这两方面下手。
“明白,羊董。”
《王的盛宴》主动下画,在圈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毕竟电影才上映半个月不到,此前的递减模式还历历在目,没想到这就主动认输了。
不过出品方是保留了颜面,但陆钏却觉得脸面无光,直接向媒体喊话:
“一次卑劣地打压抹黑行为,是不会让我屈服的,未来,我将带着更加优秀的作品,强势归来!”
陆钏的话,圈内根本就没有人理会,甚至连网友们都已经懒得跟他对线,毕竟和这种没脸没皮的人较真,只会拉低自己的档次。
只是不少人都在叹息,秦兰怎么就看上了他呢?
相比于《王的盛宴》提早出局,《一九四二》凭借口碑优势,还在坚持,不过情况也不太乐观。
电影上映两周,票房才艰难的爬上了2.2亿,但单日票房已经跌破500万,后续潜力也一眼能望得到头。
业内判断,《一九四二》最终的票房成绩,基本摸不到3亿阶梯分账的门槛。
这时候,再看华艺当初背叛发行联盟以换取阶梯式分账合约的行为,就觉得十分滑稽和可笑。
不过华艺兄弟很果断,已经将全部的宣传资源倾斜到《十二生肖》和《私人订制》上。
不得不说,在喜剧方面,冯大炮的号召力确实很强。
《私人订制》的剧本都还没完善,消息也才放出来几天,华艺的股价就已经稳住了。
不过单就《一九四二》这部电影来说,亏损已经成为定局。
截止目前,贺岁档尚未过半,已经有两部大片倒下,更有无数的小成本国产电影早已化为灰飞。
唯一数据还算亮眼的,便是李鞍那部《少年派》
虽说因为韩三坪的干涉,电影提前上映了几天,没有赶上贺岁档的火热时候。
但恰好就是这细微的调整,让《少年派》吃到了不少的红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