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罗纳德挑选女主角 (第1/2页)
海伦发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误区,太多的关注自己的表演效果,反而会让观众敏锐地发现你“演”的痕迹。
她非常开心,当晚就和罗纳德操练起来。
两个人不停的看着对方,用眉目传情,然后复述对方刚才说的话,注意话里行间之间的感觉。
果然,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自己身体会给出更好的反映,对方拾起了这个身体的反映,又给出反映的反映,一来二去良性循环之下,两人的感觉果然比平时还要好很多。
不过长时间的演技和习惯,纠正起来是需要专业的训练的。和罗纳德在一起欢聚了两天以后,海伦·斯雷特还是忍不住,去新报了一个演技培训班,和闺蜜海伦·亨特两人一起操练演技去了。
罗纳德恢复了单身,这几天的主要时间,还是分配给了梦见的电影“新娘与狼“的编剧,约翰·帕特里克·尚利。
尚利是纽约人,这次赶来洛杉矶,和罗纳德讨论电影拍摄。
他是一个打扮一丝不苟的帅哥,三十多岁,爱尔兰人里很普遍的蓝眼睛,还有点忧郁范儿。
两人一聊起来,才发现他们的背景经历非常相似。
和罗纳德一样,尚利也出身贫民阶层。他从小在黑人聚居的布朗克斯区长大,就在小巴德原来的房子不远的地方。
尚利的母亲是一个电话接线员,父亲是一个肉类加工厂的工人。从小就在混混成堆的环境里长大,尚利很懂得一些街头智慧。
他曾经参加过海军陆战队,退伍以后通过大兵法案上了大学,正是罗纳德的校友,纽约大学的毕业生。
不过他比罗纳德的成绩要好,最后是戏剧专业荣誉学位毕业。
尚利在这之前,一直是写百老汇的剧本的。他的运气不错,八二年剧本就被外百老汇(百老汇外围的演出场地,一般是新人的场地)的演出公司看中,开始了编剧生涯。
但是之后的运气一般了起来,他的剧本一直在外百老汇打转,没有一部得到了评论界的喜爱,有机会升入百老汇演出。
尚利于是开始转型,慢慢地开始尝试写电影剧本,想到好莱坞赛道来试试运气。
类似的成长经历,让罗纳德和尚利一见如故,两人找了个爱尔兰餐厅,喝起了啤酒,开始边吃马铃薯炖肉,边聊剧本的拍摄。
“你是个爱尔兰裔,为什么不写爱尔兰裔家庭的故事,要去写一个意大利裔的故事呢?”
罗纳德和尚利酒过三巡,两人喝到了位,开始聊起一些核心的话题。
作为第一部电影剧本的作者,大多数编剧都会写自己身边的故事。所以罗纳德必须要问问对方这个不写自己身边事情的剧本,是怎么找到的灵感。
在这行里,各种欺骗,背叛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罗纳德可不希望自己开拍以后,冒出来一个作者声称,尚利是偷了自己的剧本创意。
“哈哈哈,其实这很有意思。我从小就住在爱尔兰裔社区,我的同学不是爱尔兰裔,就是意大利裔,或者黑人。我们的街区过去一条马路,就是意大利人的聚居区。
我和父母住在这边,邻居都是典型的爱尔兰裔家庭,一个年长的父亲,加一个年轻好多岁的母亲,一群孩子组成的小家庭。
而马路那边的意大利裔,就比我们有意思的多。
首先他们都很会做好吃的,一大家子在一起,好像每个意大利裔的母亲,都会做很多好吃的。而且他们经常和祖父母住在一起,一大家子人,都在一起吃饭,非常热闹。”
“哈哈哈,意大利裔确实是大家庭比较多。”罗纳德想起大导演科波拉还请他到家里吃过饭,确实是一大家子围着吃饭。
“对,我感觉他们的母亲都懂得很多。意大利裔和爱尔兰裔的小孩很容易区分,意大利裔的孩子,衣服都被母亲或者祖母,熨烫的非常好。而我们爱尔兰裔家庭,衣服上则经常看到没洗干净的烈酒污渍。”尚利越说越来劲,还向罗纳德挤挤眼睛。
罗纳德心中放下了担心,这样剖析自己的创作历程和理念,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所以我一直对意大利裔的大家庭非常向往,我放学以后总是跑到同学的家里去,他们都叫我一半爱尔兰人,一半意大利人。”尚利继续说,和罗纳德这种好莱坞的赢家导演讨论创作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到了我自己上了戏剧专业,我就想写一部反映意大利人的电影。那些我小时候向往的美食,大家庭温暖,服贴的衣服,以及一点点小迷信,我都想写进故事里。
但是越是我放在心里的甜蜜回忆,要想写出来就越困难。直到几年前我才完成了初稿。但是我的经纪人向很多电影公司推销,都被拒绝了。
因为现在好莱坞里,人们一听到意大利裔,就是黑帮片(教父),舞蹈片(周末夜狂热),参加黑帮和会跳舞,成了意大利裔的刻板印象。
我不是说我写的人物没有刻板印象,但是制片厂都不想冒险,他们不像冒着让观众失望的风险,拍一部反映意大利裔家庭生活得电影。
他们觉得一部反映意大利裔生活的电影,不看到芝加哥打字机在街头泼水,或者屈伏塔那样的帅哥跳起热烈的舞蹈,就好象犯了诈骗罪。”
罗纳德点点头,制片厂的这种操作实属正常。管你剧本的质量如何,这样的剧本,营销部门都不知道怎么做广告。
如果是一部黑帮枪战片,可以说是新的“教父”。如果是舞蹈片,则可以说是新的“周末夜狂热”。但是这部电影你怎么向朋友推荐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