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3章城是鸡肋,人也是鸡肋 (第2/2页)
『出击!以试虚实!』在不明白樊城周边的具体情况,斥候又是不给力,最好的举措便是用武力侦测。
一名曹军的军侯一面高高举着盾牌,一面领着兵卒冲出营门。
『向前十步!』
左右虽说都有一些稀碎的声音传来,但是并没有发生任何情况,军侯回头看了一眼大营,然后再次下令:『向前二十步!』
兵线摇摇晃晃的向前推进,曹军兵卒尽可能的控制自己,将刀枪伸向了面前的灰黑,维持着阵型,向前缓缓的前进。
又是二十步,到了。
曹军兵卒刚刚停下来,还没有松上一口气的时候,忽然就听到了刺耳且熟悉的声音!
『嘣嘣!』
『嗖嗖!』
曹军军侯撕心裂肺的吼叫着:『举盾!』
几乎是本能一般,当熟悉的箭矢飞行的声音在空中响起,曹军兵卒便是纷纷将盾牌举起,形成盾墙。如果说一般的箭矢基本上来说也就足够防御了,可问题是对面似乎还有强弩!
强弩的声音沉闷且厚重,就像是重锤敲在鼓面之上,立刻就有曹军兵卒被弩矢击中,痛苦的翻到在地,惨叫出声。
『射击!弓箭手!还击!』
曹仁站在寨墙之上,指挥着曹军兵卒朝箭矢袭来的方向进行还击。成片的箭矢在夜空之中飞舞而过,密如飞蝗一般,但是因为是盲射,恐吓和阻止的效用大于杀伤。
正常来说,在远程攻击之后,便是会冲锋一波,然后以近战击溃曹军阵线,而曹军的箭矢便是为了拦截对方近战兵冲锋的。
可怪异的是,对面似乎根本就没有任何想要近战的想法似的。既没有冲击兵线,也没有继续射击,要不是曹军兵线之中还有起伏的惨叫声,不免会让人怀疑方才的受到的攻击究竟是不是一个幻觉……
『莫非……』曹仁眼珠转动了几下,『对面只是弓箭手牵制?并无其他兵种?』曹仁从来没有像是现在这样这么迫切的希望天色光亮,渴望着下一刻太阳就能升起,然后将战场照得一个通透。
『向前……』
『嘣嘣!』
『嗖嗖嗖……』
熟悉且恐怖的声响又一次传来,曹军军侯立刻吞下了方才的指令,将脑袋缩在盾牌后面。推不上去了,就这么地罢,谁想要推上去谁去,老子就缩山,呃,盾牌后面!
悄悄的上前?开腔的不要?很抱歉,曹军兵卒的训练科目之中,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项目,也没有对应的指令。或许夏侯惇曹仁等精锐私人部曲有练习过这种要求较高的战斗技能,但是一般的曹军兵卒么,基本上都是处于『大家向前吼不吼啊』,『吼啊』的类型,不吼不动,吼了才动,要不然怎么叫做『令行禁止』?
樊城城门外的夜色中,一枝枝羽箭接连不断的飞来飞去,夹杂在中间的曹军兵卒只想要骂娘又不敢开声。毕竟后方自家的弓箭手也未必都是好准头,曹军军侯就看见了至少有两个倒霉的家伙是屁股上插了箭矢的……
『子孝叔叔,要不……』曹休上前一步,准备请缨,却被曹仁拦了下来。
『算了,先收兵回来罢。』曹仁看了曹休一眼,摇了摇头,『万一又是布了铁蒺藜,当如何抵御?』
派遣一队兵卒前出,虽然受到了攻击,但是刀盾手本身对于弓箭的防御力就较强一些,所以损伤也比较小。另外也证明了在夜色之中确实是有骠骑的兵卒,从箭矢密集度上来看,数量也不会少于千人,虽然无法确定这些兵卒的具体位置,敌暗我明有些难办,但是只要天色一亮,不就是立刻形势逆转了么?
况且万一又是疲兵之策怎么办?亦或是引诱之计?反正现在已经证明了营地外面确实有骠骑兵卒,那么就固守营盘,等待天命最为稳妥。眼下曹军上下,能不冒险就不要冒险了,等天色光亮之后,再挥军进攻就是。如此一来,曹军可以在营盘内以逸待劳,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发挥出兵种配合的优势,不至于像是现在这样,黑夜当中影影绰绰,想抓抓不到,想打打不着白白受损……
果然,片刻之后,夏侯惇的号令传遍了营地,除了必要的值守兵卒和寨墙之上的弓箭手之外,大多数的兵卒都要求带甲休息,然后等待黎明的到来,在天明之时,就会对樊城发动毫无保留的进攻!
『嗯……不出所料……』诸葛亮笑着,然后和徐羽说道,『徐校尉,断后之事……』
徐羽哈哈一笑,说道:『孔明放心就是!』
诸葛亮再次拱拱手,点了点头,却并没有离开,而是又向城中而去。
『孔明你这是……』徐羽叫道。
诸葛亮说道:『亮与樊城乡老一言,并不会耽搁……』
樊城之中,大部分的骠骑兵卒在夜间便已经开始撤离了,如今剩下的便是徐羽的断后骑兵队列,以及原本这些居住在樊城的百姓。
见到了诸葛亮前来,这些樊城百姓便是站起身,向诸葛行礼。
『诸位……放心吧,你们的书信都已经带出城了……』诸葛亮说道。这些樊城百姓大多数都不会写字,是诸葛亮让军中书吏用了半天的时间记录了些口讯,大概都是一些『二蛋狗剩你好吗,我这里很好』类似的话语。
诸葛亮环视一周,然后说道:『记得,天明时分,就放火烧了此地……』诸葛亮指了指身后的樊城府衙,『切记切记,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想要让这些樊城百姓活下来,一方面是尽快结束荆北地区的战事,不至于打成消耗战,这些人就自然不用被当成消耗品来使用了,另外一方面则是让这些人从没有价值的老弱病残,重新成为有一定剩余价值的未退休人员,那么自然曹军也不会痛下杀手了。
所以,撤兵是第一步,而焚烧樊城府衙,则是第二步。
趁着夜色撤兵还算是顺利,被之前偷袭揍过一次的曹军显然更加的谨慎,不愿意和骠骑人马打乱战,想要在天明之后利用人数上面的优势来作战,可以说曹军整体战术意图十分的清晰明确合理,但是也正好就是诸葛亮所预料的那样。
那么在天明之时焚烧樊城府衙,而樊城府衙周边,就基本上都是原本樊城士族子弟的住所,也算是比较繁华,想必烧起来别样好看……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士族子弟的街坊和普通百姓的住所一个在城北,一个在城南,相距较远。
樊城对于骠骑,犹如鸡肋,但是对于曹氏夏侯,却重要无比,所以一旦樊城火起,谁会着急?一边是要追击,一边是要救火,对于夏侯氏曹氏等将领来说,难道说会让兵卒救火,让樊城这些百姓去追击?
同样的,秋高气燥,即便是救火,也未必能够抢下多少樊城城北的街坊,而一旦府衙一带被烧毁了,对于夏侯氏曹氏等人来说,也不可能会到城南的贫民窟当中去居住,修缮和重建也就成为了后续的必然,而原本樊城之中的这些年岁大一些的百姓,自然就是会被征发作为劳役……
非常讽刺的就是在这里,是的,作为劳役,这些人就还有价值,不发工钱,也会给些吃食,即便是会有不少的人因为劳作而死,但是总好过于见到樊城毫发无伤,曹军转眼一看,这些老弱留之何用,浪费粮草么?不如直接放纵兵卒屠戮一空,一方面可以泄愤平复兵卒怨气,另外一方面又可以嫁祸到骠骑头上,同时还不用负担这些人的口粮,岂不三全其美?
诸葛亮回头看了一圈,检查了一遍留下的火种,然后微微叹息一声,转身而走。在经过樊城府衙门口的时候,诸葛亮微微一滞,看了看那空开的朱红色大门,目光之中闪过一种难以描述的神色。
这些人是大汉子民,却不得不依靠焚烧府衙毁坏大汉权柄的象征活下去,而天下还有多少大汉子民,还要毁掉多少大汉权柄的象征才能求活?当这些朱红大门,这些大汉府衙都被焚烧了,这天下还能叫大汉么?
不叫大汉朝,又是会称什么?
夜色沉沦,又有谁能看得清前方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