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画家小说 > 国潮1980 > 第九百六十二章 艺术追求

第九百六十二章 艺术追求

第九百六十二章 艺术追求 (第1/2页)

尽管在这个春节,宁卫民无论与那位第五代导演,还是与未来的影帝的初次谋面,都谈不上有多投缘。
  
  但也不能因此就一杆子打翻一船的人。
  
  哪怕众所周知,从长期来看看,演艺行业确实是一艘贼船。
  
  是充满了谄媚市侩,投机钻营,捧高踩低,趋炎附势的名利场。
  
  但毕竟国内的情况还是有点特殊性的。
  
  反正这个时代,国内演艺圈相对于外面的世界就要干净得多。
  
  水面之下的藏污纳垢,还远未到惨不忍睹的程度。
  
  哪怕下一代新人,也不全是功利熏心,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总觉着自己比谁都聪明的主儿。
  
  同样还有许多始终保持着赤诚和本心,真正有艺术追求的人
  
  尤其是搞前卫艺术的,在这些人里就更显得纯粹而执着。
  
  像未来的国内摇滚教父——崔建,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宁卫民也是和崔建好好聊过,他才知道在自己出国之后,崔建身上到底发生了多少倒霉的事儿。
  
  明白了这个“国内摇滚之父”究竟是怎么诞生的。
  
  敢情1985年的年底,崔建个人专辑《浪子行》和《七合板合集》先后发行上市,但无不遭遇惨败。
  
  发行这两盘专辑音像出版社是为了挣钱的,对他们的态度也就迅速冷却。
  
  说白了,机会只有一次。
  
  这种市场反应,还想再发新专辑,基本没戏。
  
  偏偏这个时候,崔建他们几个私自演出,在马克西姆天天唱外国歌的事儿,也被人捅了出来。
  
  于是他们各自归属的京城歌舞团和京城交响乐团也迅速反应,对他们做出了严肃处理。
  
  不但没收了他们的乐器,要他们向团里缴纳罚款。
  
  同时也勒令他们马上停止私下演出,离开马克西姆餐厅,回家写检查。
  
  这样一来,七合板乐队就不免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局面了。
  
  大多数成员都心灰意冷,也舍不得乐团编制。
  
  所以商量来商量去,“七合板乐队”就地解散,不复存在。
  
  唯有崔建死活都不想“改邪归正”。
  
  他舍不得在马克西姆餐厅度过的那些鼓琴激烈,嚎着歌儿直到天明的日子。
  
  于是根本未跟家人商量,他就不管不顾辞了乐团的工作。
  
  俨然成了一个一条路要走到黑的杠头了。
  
  崔建的父母知道后除了伤心也无比纳闷,觉得人还真是奇怪。
  
  除了吃饭,居然还要什么思想自由?
  
  但也是因为这样,在七合板乐队正式解散之后,崔建终于化茧成蝶,找着音乐上的感觉了。
  
  别看崔建身边唯有恋人宋晓红还在坚定地支持他。
  
  但尝尽了人间冷暖,满怀愤怒和迷茫下,创作灵感却如泉涌。
  
  就像得了天启似的,这小子一连创作出了好几首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原创歌曲。
  
  《一块红布》、《一无所有》、《从头再来》、《花房姑娘》,这些属于华夏最早的原生摇滚经典之作,先后横空出世。
  
  这一切来得格外迅速,就犹如闪电划破夜空。
  
  用崔建自己的话来说,“就跟爱情来电一样,这是本能,我压根就控制不了。”
  
  而这也恰恰正是令宁卫民感动的原因。
  
  因为他发现华夏的原生摇滚,并不是徒有其表,只为表达愤怒和叛逆的“杀马特”,而是充斥着人生感悟的哲学诗歌。
  
  崔建的作品,压根不是什么写出来的歌,不是一字一句去拼凑的。
  
  而是他经历了太对挫折,心口积压了特别多东西,最后生生憋出来的,能直击人灵魂深处的呐喊!
  
  所以曾经令华语圈里无数乐迷和无数音乐人似乎也想不通的问题,被宁卫民在无意中破解了。
  
  为什么全世界那么多有华人的地方,不缺资讯、不缺资金、也不缺好的器材,怎么就没有诞生像样的华语摇滚?
  
  为什么偏偏是当时各方面条件都相对落后的京城?
  
  答桉是因为越缺什么,人们才越想要什么。
  
  华夏摇滚乐,纯粹就是无比艰难条件下,一个迷恋音乐的奇才用满腔热情和超前意识孕育出来的孩子!
  
  所以才会这么有生命力!
  
  宁卫民也没废话,只凭崔建为自己录的一盘小样磁带,听了其中两首歌,他就发出真挚邀请。
  
  “牛!真牛!我觉得这些歌儿可以了!崔,跟我去日本吧。我说话算话,国内条件不行,我就去东京给你找最好的乐队。然后咱们编曲,进棚,录歌,出专辑。晓红也陪你一起去。哎,你的《浪子行》不是卖的不好吗?那我全买断,再给你一万安家费,解你后顾之忧。怎么样?我给你提供最好的条件,让你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不用说,这番伯乐的赏识让崔建和宋晓红这一对情侣,都激动得几乎喜极而泣。
  
  只可惜,忒不凑巧的是,宋晓红实在是走不开啊。
  
  因为春节之后,她就要在母亲宋华桂的安排下,进意大利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剧组当美工,跟外国人去学习剧装设计和制作了。
  
  宁卫民当然是知道这部电影份量的。
  
  中、英、法、意四国合拍,特批在故宫进行实地拍摄。
  
  投资庞大,题材特殊,从拍摄计划确定的那一天起,这部传记题材的电影就注定会备受瞩目,完全可以视为华夏影视人开始步入世界影坛的象征。
  
  何况这部电影公映后也确实在国际获奖无数,还造就了第一位获得金球奖的华人影帝尊龙。
  
  那不用说,谁能在这部戏里混个名额,对于以后涉足影视行业可是光鲜亮丽的一份资历。
  
  别人且不说,就那个让宁卫民一见面就不待见的第五代导演,千方百计挤进去。
  
  也就拿到了一个故宫看门军官的角色。
  
  总共就一句台词不说,说的时候还得撅着屁股给人下跪。
  
  你想想,这部电影是有多牛?
  
  宋晓红能挂名进去,而且从始至终参与制作,又是个什么劲头儿?
  
  宁卫民自然能体谅宋华桂为女儿前程铺路的一片苦心。
  
  也就不好再劝有心在正对拍电影感兴趣的宋晓红为了陪着崔建去日本,平白放弃这个实在难得机会了。
  
  不过转念一想,也有一样额外的好处。
  
  既然宋晓红去剧组参与剧装制作,那这戏装和道具,他要弄到手岂不是方便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